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,客廳是一個家的“臉面”,也是一家人最主要的活動場所,在布置上往往都是電視+茶幾+沙發的老三件,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,“家庭核心區”這個新概念逐漸流行,它的主要意義在于突破一成不變的套路,設計布置上更多的是考慮家人的使用需求。
核心區的設計思維,是把家人最喜歡、花最長時間從事的活動,放到采光通風最好的地方。讓家庭成員可以盡情的使用、享受在這個區域,以使用者的習慣與喜好切入。家庭核心區不一定是客廳,還可以是餐廳等公共空間。
若是家中成員是較常從事靜態活動,在核心區設置寬敞的大長桌是個不錯的選擇,可以在這里辦公、閱讀、吃飯、甚至討論任何的事物,提供家人在這個區域活動,又可保有一定距離不互相干擾。
若是喜愛料理、烘焙活動則可將廚房中島與餐廳結合規劃為家庭的核心區,讓料理者與家庭成員都能自由運用與互動,享受著做菜與分享美食的幸福時光。
熱愛在家中運動或游戲等,需要可空曠的大型空間,很適合讓核心區的擺設更有機動性,例如設置地毯、懶骨頭、矮凳等方便調整的配件。讓空間可以因應活動的特性做些微的調整。
如果你有很多的藏書,酷愛閱讀,那么將核心區打造成一個圖書閱覽空間也無妨。再加上輕食咖啡調理區,把咖啡廳搬進家中也不是難事呢~
決定空間格局時,不妨想一下,共同居住者在家時花最長時間從事什么呢?或是最享受什么時光?喜歡膩在一起進行什么類型的活動?沒有一定規則,必備的空間或不能存在的空間,拋開傳統格局配置,以「人」為中心讓你的家更貼近居住需求!
聲明:本文來源于網絡,轉載并非出自商業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小編刪除。